【「信任」全然瓦解:黑心商品與始亂終棄的父母】/彭菊仙
剛從外地回到家,冰箱空無一物,巧婦實難為無米之炊,但是菜市場早已關門,於是騎著單車到超市補貨去!
以往,站在超市裡一排排商品前,我多半只注意到折扣與特價訊息,只要划算、好吃、好用,我大方爽快的搬了就走;然而,現在站在眼花撩亂的商品前,卻往往多了莫名的焦慮與猶豫:
真空包裝的五穀米是不是防腐劑過量?能買嗎?
蘿蔔糕、布丁、仙草看起來好誘人,有沒有毒澱粉?能買嗎?
牛奶、起司、各種飲品香醇可口,有沒有不明添加香料?能買嗎?
雞肉、豬肉色澤鮮嫩富有彈性,但誰知道他們是多少生長激素撐出的門面呢?
每一條魚,爭著向我展現亮晃晃的死魚眼、深紅漂亮的魚鰓,但我實在無法不去聯想,在一長串的產銷過程中,包藏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?
看來愈是鮮豔奪目的商品,愈讓我躊躇不前,它們彷彿帶著毒性的物種,用絢爛繽紛的外型與色澤作為「警戒色」,以昭告眾生物其致命的吸引力,非請勿近!
放眼望去,現今世界上的每一件物品都可能不真實,每一件事情都可能不是真相,黑心商品的氾濫已讓大多數人把「存疑」當成固定的反應模式。
曾經,「全然放心的、滿足的吃」是一種本能:出生的嬰兒不僅能隨著生理需要對食物展開主動探索,也因之在心靈上一點一滴的建立起對世界萬物的美好想望。
是的,當年,我撫著三個小嬰兒在懷裡,我確實看著他們出於本能地、安然放心的、自然的吸允;接著,當我看著三個學步兒張開小嘴一口一口吞下我精心熬煮的軟粥時,我也確實知道,孩子完全信任著、依靠著我那雙代替大地餵養他們的雙手。
我知道,娃兒們吞下的不只是食物,吸收到的不只是營養;他們在我的胸懷與臂彎裡全然感知到愛,在美味與飽足中建立了信任與安全感。
然而,現在,這個世代卻用各式各樣的騙術、包裝得美輪美奐的黑心食物來敗壞孩子的身心,同時更瓦解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珍貴信任感。
「路不拾遺、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」當然從頭到尾都是痴人說夢,但起碼,在我的孩提時期,當我大快朵頤時,從未聽說過「黑心食品」這等駭人的名詞!
儘管如此,在處處啟人疑竇人的食品充斥中,我仍然努力為孩子找到安心生存的各種理由。
大多數的孩子在這世間至少仍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流動,特別是帶有血緣的親情,特別是親與子,畢竟父愛母愛總是難以質變。
但是當我聽到李珍妮說她的孩子真幸運,有那麼多爸爸一起疼她時,我不禁想起玲瑯滿目的黑心商品。
孩子面對這麼多鋒頭老爸,不正如同面對撩人耳目的黑心食品?
那每一個爸爸都頂著光環,在商場上都叱吒風雲,但哪一個才是用真心與愛帶給她生命的爸爸?哪個爸爸才可以依靠信任?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activity/2013/05/goodboy/index.html